一位外國朋友曾經豎起姆指,大讚檳城的駕駛者很有禮讓精神,很少鳴笛驚動其他公路使用者。
的確,我本身駕車也有不到緊要關頭,絕不鳴笛的習慣,我女兒也曾經質疑她母親不鳴笛不懂駕車,我只好以勸導的方式向女兒解釋鳴笛的必要性。
也許習慣了<不鳴笛>,在緊急狀況下偶而的車笛聲,有時反而變成了<路霸>打人的導火線,本人也有多次因緊急鳴笛被對方怒目相視及<中指>問候的不愉快經歷。
相比我曾經旅遊的幾個亞洲城市,當地的駕駛習慣和我們真的有天淵之別:
(1)在從吳哥窟前往金邊的旅巴士上,司機全程四個小時不亦樂乎的按響車笛,導至坐在車上的我也繃緊神經,不敢休息。根據導遊解釋,因為當地公路都很窄小,司機們必須響笛提醒其他交通使用者,如果因沒有鳴笛發生車禍撞死人,在柬甫寨是罪加一等呢,你相信嗎?
(2)2003年,站在有摩多車之都雅號的河內鬧市十字路口上,你肯定會被摩多車的車流量及刺耳的鳴笛聲嚇一大跳,但當地人卻習以為常。據知,當年從南到北,整個越南的高速公路全長不足15公里。
(3)前年旅遊印度第四大城市庶奈,從機場前往酒店途中坐困車龍陣,前后左右被各類型車輛包圍,當中除了牛車外,"笛"聲四起,卻相安無事; 如果是發生在檳城的話,晚報頭條標題恐怕會是"不甘被鳴笛,路霸糾眾傷人砸車"...
(4)在北京或廈門市中心遊車河,你會發現路邊林立<文明社會,請勿鳴笛>的鮮紅提示牌。
如果因為緊急時刻的鳴笛聲劃破公路上的寧靜,演變成<路霸>鳥聲四起進而大動干戈,我反而歡迎馬路英雄隨心所欲笛聲四起,卻又相安無事的亂象。
屆時,<文明社會,請勿鳴笛>的善意提示牌也許可在檳城的路邊找到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